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发挥出来,让人类的基础科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且推动着人类认识边界的扩展。第三类,就是为了追求所谓知识的优越感了。”
“那这样看来,追求知识优越感,是有问题的?”
“当然,这种追求也会推动知识的传播,毕竟优越感是在交流与对比中产生,老师中,这种驱动力常见,我就是这样的人,这也算一种职业病。但是,我要强调一点,多掌握知识的愿望不错,但由此产生的优越感,会蒙蔽我们的双眼,让我们自我膨胀,造成所知障。”
我明白他的意思,知识无罪,因知识而产生的心理欲望,却是有问题的。
“但是,不能否认,我们刚开学的时候,至少是刚开始对佛学感兴趣的时候,也有好奇心的驱动吧?”
“当然有一些好奇心,纯粹想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积累了一些词语与理论后,内心的的优越感就占了上风。我更多地关注,我在回答学生佛学问题时,有哪些材料与知识,我在哲学甚至思想领域,自视甚高,因为考试,我没怎么输过。所以,这种掌握知识的能力,渐渐带给我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把我以前的好奇心冲动,已经冲淡得差不多了。”
我虽然没接着他的话说,但自我检讨,我也有这种心理存在。毕竟,在妍子面前,我以前一直是以知识与能力占据着优势的,虽然没有明确追求我在她面前的知识优越感,但也至少也是一个事实,妍子也欣赏我这一点。
我们的婚姻受到了各种感情的冲击,受到了各种意外的打击,我如何吸引妍子呢?她学佛的坚韧性,对念佛法门的坚定性,都让我以前的知识毫无用处。我既不能给她实践上的榜样,也不能给她知识上的指引。我感到,当我最大的优势:知识,不能吸引妍子时,妍子再也不可能以那种崇拜与依赖的眼神看我了。
我承认,我学佛的驱动力,是试图找回以前在妍子面前存在的知识优越感,在佛教方面的知识也是。所谓自己学成后,为妍子找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这个优越感下的心理安慰。
妍子的路就不对吗?非要我去帮她纠正?我能够找到正确的路吗?我一定会比妍子在佛学道路上的修为高明?
这些反问,让我突然警惕起来。原来,我所谓的寻找真理的想法,还有如此多的私货,幸亏,万师兄提醒了我。如果我以这种心态来学佛,多半也会跌入所知障的地步。
“按你的说法,这种优越感驱动,我也有。是不是只有排除这种优越感,才可能达到无我的法界呢?”我知道我这个问题有点大,万师兄解释起来肯定会很复杂。但是,难得我们有时间,万师兄有谈兴。更何况,我有个感觉,今后,我跟万师兄这种心灵与理论交流,机会可能不会再有了。
“需要排除吗?它根本就是一个幻想,你不幻想,它就不存在了,需要排除吗?”
他这个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我本以为,他要从为什么怎么办这个角度,来系统阐述他的观点。我都已经搬好板凳准备吃瓜了,他却给我这句反问。
“你是说,所以心理的感觉只是自我纠缠的结果,没什么意义,对吧?”我猜测,他要从哲学上否定心理状态的客观性。
“不需要那么复杂,只需要实践就够了。”万师兄不谈理论谈实践,这让我感到有点新鲜。他继续说到:“比如钱师兄,他的知识比我少吗?”
仅就这一问,我就愣住了。还有比这种现实的比较,更有说服力的吗?从学历和知识丰富程度而言,我根本比不上万师兄,我杂七杂八学了些易经算命,学了点历史常识,不系统不专业,比起万师兄来说,他才算得上学富五车。
当我发愣时,万师兄又开始了他习惯性的自问自答。“我或者是你,只不过掌握了逻辑的工具,有一些知识点,把它串起来,就以为可以探寻真理,这是很可笑的,至少,与钱师兄对比起来。”
“我觉得你也算饱读之士了。”我安慰到,这当然不是假话,万师兄这样年轻的骨干教授,知识点的储备,已经超过绝大部分普通人了。
“小胡与你我在洱海边已经分析过,人类从形象思维转换到逻辑思维,的确是一种进步。对于钱师兄这个典型理工科训练的专家来说,他所掌握和运用逻辑的熟练程度,比我们差吗?况且,我们也说过,数学思维已经超越了逻辑思维,对于钱师兄来说,他是熟练掌握数学思维的人。他的知识分析能力,对我们,可以算是降维打击。更何况,通识教育他一点也不少,专业教育,理工科的学生整体优秀于我们学文科的,你承认不承认?”
我点点头。这里有两个推论,我都认可。第一,数学思维高于逻辑思维,这是个数字化的时代,人类思维的水平已经进入新高度,我们还在用逻辑辩论中自我陶醉,简直可笑。第二,理工科学生普遍水平高于学文科的,至少在思维能力上,这点也是事实。单纯从高考这个角度来说,高中分班时,成绩好的,聪明的,大多数选择了理科。从实践上看,推动中国前进的,恰恰是实业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是我们这些坐而论道的文科生。
甚至可以这样说,我这个学国际贸易的文科本科生,还比不上山东蓝翔的技校生。毕竟,找工作时,薪酬起点,就是最好的回答。
再说,从社会成效来看。如果我发财的第一桶金,是靠算命捞的偏门。而李茅这种人的第一桶金,才是靠的真实的知识和认识水平。当然,小苏,属于文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另当别论。
“但是,我们看,钱师兄什么时候参与我们坐而论道了?什么时候炫耀过他的知识优越感了?什么时候对我们,以他擅长的数学思维,对我们降维打击了?他拥有的知识比我们多,却根本没有产生优越感,这就是他专心学佛,并且有成就的心理原因啊。”
“你的意思,我们的优越感是在自己骗自己,根本不存在。真有知识的钱师兄,却什么也不说,只是干,对不对?”
万师兄突然对着天花板,用一种古代文人感叹的口气说到:“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这是孔子的话,大道无言,大音稀声,老子也有这个意思。
当你匍匐于大地,不妨碍天照常运行。但你得到大地的温暖时,你不会摔下来。当你想跳到天上去,从你离地的那一瞬间,就有摔下来的必然。当然,即使你摔死了,天也照样不会说话,照样继续运行,不滑紧不慢。
想到摔这个字,我想起了我的父亲。“爸爸,你在天上看着我吧,我虚假得厉害,你恐怕都不认识了,你怎么不批评我两句呢?”
上天无言。
“你的意思是说,因为钱师兄根本没有知识优越感的动机,所以,他追求真理的原因,只是好奇心了?”
“错!”万师兄以他罕见的语气,断然否定了我的问题。“他只是为了实践而来,根本没考虑知识。他只是为了行路而来,根本不需要考虑方向。”
“为什么?”不考虑方向的行走,难道不愚昧吗?
“他知道,所谓方向的选择,佛陀这样伟大的一代代行者,都已经一再证明。钱师兄是个谦虚的人,他知道自己比不上前面的圣人,只是按着圣贤规划的,走过并且成功的路线,一直走下去,这样,他就不会在判断、选择与犹豫中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再辨别与自我肯定中,浪费智力。直接切入正题,修行,直接硬修,直接前行。结果,他走对了,看到了消息。”
万师兄的这番话,让我哑口无言。的确,钱师兄的经历,既教育了他,也教育了我。一个比我们知识更多的人,一个在现实中很成功,世俗生活中很厉害的人,完全抛弃对所谓求知的追求,直接进入实践层面,有点像理科生的做法。
许多理工科学生,所有的基本原理,都是历代科学家证明了的,他只需要按着定理与方程,加以运用,就可以取得实际的效果。
我问到:“这是不是,与他理工科学术背景的习惯有关,既然已经确定的规律,只需要运用它,没必要自己再去证明一遍。比如数学中的公理,何必证明它呢?”
“有这个因素,但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因素,与钱师兄本人的原因有关。他来学佛的目的,从一开始,就跟我们不一样。原因不同,所以,结果也就不同。”
“那是什么具体原因呢?”我这一问,纯属好奇,与取得知识的优越感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