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上文说的是行军和吃饭,这节重点说说这吃饭的问题,嘴里不进食,肚子里老是空的,这饥火难耐啊!
老兵们回忆比较多的除了行军打仗,再就是个吃的故事了。记得祖父和外祖父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还经常争论哪种野菜好吃呢?时常争的脸红脖子粗的。
在一分区的老兵中,很长时间,杨浩慢条斯理的吃饭样子,还是大口吃饭的北方汉子嘲笑的对象。
39年初,杨浩刚到八路军,当文化教员,吃大灶。那时经常吃的是苞米、小米混合的大茬子焖饭。他最初还是从小家里养成的吃饭习惯,手端饭碗四平八稳,细嚼慢咽不能抢先。结果,一碗饭没吃到一半,人家已抹着嘴巴走人了。再看饭锅空、菜盆净,已无任何可吃之食留下。
很长时间,他都是在半饥中度过来的。没办法,只能抛弃家教的斯文,吃起饭来一副狼吞虎咽的样子。但这还是不行,你一个新兵,哪里赶得上那些老兵的吃饭速度?一个个苞米茬子小米粒嚼都不嚼,生咽下去。每每当他吃完一碗,准备再添饭的时候,已经是锅光盆净,粒米全无。他个子大,食量大,这样长久下去可不行。
据说,那些老陕老西的老兵们对他说:“杨教员,当兵的,吃饭如上战场,也要速战速决才行。你这个文绉绉的吃法不行,餐餐要挨饿的。你第一碗,要盛上半碗,当你吃完之后。赶在别人前面将第二碗盛得满满的。这样。起码你每餐能吃一碗半饭。比以前能多吃半碗饭。”
杨浩后来说:可静下来的时候我一想:饭锅里的饭并没有多,我多吃了半碗,别人就要少吃半碗,我吃的是别人的那份呀。
幸好这样的时间不长,他到了三团,当上教育干事,又分到三营,每餐在营部吃饭。结果他自幼养成的老毛病又犯了。吃东西又慢了下来。看他吃得慢,三营长肖应棠一笑,放在了心上。那一年的5月打大龙华鬼子据点,缴获品不少,肖应棠让人取来一个鬼子的铝制饭盒,给了杨浩。
很长时间以后杨浩才得知,老陕们是很抱团的,私下里老陕籍的老兵们没少向老陕籍的营长肖应棠说杨浩的好话,所以才有了肖应棠的特地关照。以后有了这个鬼子饭盒,吃饭时炊事兵直接将饭菜(如果有菜的话。许多时候是几乎没有菜的,只有咸菜或菜汤)盛在饭盒里留给他。让他可以从容不迫的吃一餐饭。
其实,抗战年间,日军士兵配备的铝质饭盒并非八路军餐具首选。日军的铝饭盒看似科学,下层放饭,上层的一格可以放菜。但八路军常常无菜可吃,放饭的地方又偏小,饼子窝头根本放不进去。所以人们常把上层的一格抛弃不用,只用下层。现在所能见到的抗战时期遗留下来的日军饭盒,大都是没有上层一格的。
抗战时期八路军餐具首选,是一种搪瓷大茶缸,东洋过来的民用舶来品。直径四五寸见方,盛食物、煮水、装粥汤均属一流。比日军饭盒轻上许多,为许多首长、知识分子干部所青睐。杨司令就是喜欢这种大茶缸的。
再以后,调到了一分区司令部当参谋,发现了司令部食堂的分饭是绝对公平的。一分区司政机关食堂的两个班长,一个叫郝运,一个叫贾三。这名字可不是胡诌瞎编出来的,看一分区老兵们的回忆文章,对这几个炊事兵没少给文字。
郝姓、贾姓、都源自山西最常见的姓氏。这几个人是红军东征时的老兵还是八路军到山西后就地招的老兵?俺猜应该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