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长崎,海水湛蓝,天空一碧如洗。
这是全日本“洋味”最浓的一个城市,是日本的上海。不过,要说“开埠”的时间,长崎就比上海早得太多了。
天文十九年,即1550年,第一艘葡萄牙船来到长崎;元龟元年,即1570年,长崎正式开港。从这个时候开始,西洋器物文化,就源源不断地通过这个窗口,涌入了日本。
天正八年、即1580年之后,长崎甚至一度成为罗马天主教皇的领地。
天正十五年,即1587年,丰臣秀吉担心长崎成为洋人对日本发动侵略的据点,收回了这块领地。
不过,长崎的“洋味”已经开始浸入骨髓。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长崎的个性是葡萄牙人创造出来的。”
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实施之后,长崎也没有断绝和外洋的联系。开始的时候,西洋的船只只能在平户和长崎贸易;宽永十二年,即1635年,长崎成为日本唯一的国际贸易港,葡萄牙人被赶走,只有荷兰人和中国人拥有有限的贸易权和居住权。
即便在江户锁国时代,长崎的贸易对幕府也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幕府将长崎划为自己的直辖领地,并因据长崎的特殊情形做了特别的安排。
幕府在长崎派驻了两位奉行——这是绝无仅有的设置。理论上,两位奉行,“左奉行”负责外交,“右奉行”负责内政。地位是平等的。不过。实际上的分工也不是那么清晰。而且。大多数时间里,其中一位奉行的位子,或者空置;或者长驻江户,即负责长崎在幕府的事务。
两位奉行同驻长崎是比较少见的情况,除非处于什么特殊的时期。
不过,现在正是“特殊的时期”。
这几天,我们的老朋友,长崎左奉行竹内四郎大人颇为郁闷。
前些天。幕府新任命的长崎右奉行“到岗”了。这个家伙叫服部常纯,是公认的“旗本俊秀”,即旗本中的佼佼者。大伙儿都说,八万旗本里面,除了小栗忠顺,就得数到服部常纯了。
其实竹内四郎也是旗本出身——所有的长崎奉行都是旗本出身。长崎既然是幕府的直辖领地,位置又如此重要,奉行一职,幕府当然要用自己的亲卫。但竹内家是小旗本,服部家是大旗本。因此,竹内四郎总觉得服部常纯望向自己的视线。是从自己头顶上方落下来的——但这个家伙的个子还没自己高。
这还不是最要紧的,最让竹内四郎烦心的是,服部常纯明显对自己之前在长崎的“施政”不满意,而且,这个家伙 “口含天宪”,口口声声:“这是庆喜大人的意思。”
更糟糕的是,服部常纯不像是假传圣旨。
哪里不满意呢?服部常纯对竹内四郎说:“竹内大人,你对乱党太温和了!”
这是事实。长崎是个人员构成非常复杂的地方,三教九流,鱼龙混杂,许多倒幕人士在长崎的活动是半公开的,这些,竹内四郎这个长崎奉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闹得太过分,就当没看见。
但这个不能怪竹内四郎,历任长崎奉行,都是用这种“开放”和“包容”的手段管理长崎的,他不过萧规曹随而已。
幕府在长崎之所以会这么大度,主要是因为长崎的根基是贸易,而那个时代的“贸易”,和海盗、走私,一定程度上是同义词。认真管起来,必然是脏水和孩子一块泼出去,肯定大大影响长崎的繁荣和活力。
许多和“乱党”有勾连的人士,都是海商,有的还是跺一跺脚、整个长崎都要晃三晃的大头子;有的“乱党”本人,就是巨商。动他们之前,竹内四郎要好好掂量掂量,自己吃不吃得消,长崎吃不吃得消。
何况近年来,洋人的腰杆是愈挺愈硬了,而那些“乱党”,哪个不是和洋人眉来眼去的?他们之间,有的根本就是交往很深的合作伙伴。真要抓捕倒幕派的话,乱哄哄的,一不小心就会踩到洋人的痛脚,闹出外交纠纷,再把洋人的军舰招过来,谁负这个责任呢?
以幕府的尿性,到时候还不是把自己扔出去当替罪羊?
这些情况,服部常纯是真不知道呢,还是故意装傻?
不论是真不知道还是故意装傻,服部常纯反正要求竹内四郎“改弦易辙”,态度非常坚决,并说:“庆喜大人交代,中国的军队马上就要到达长崎,在此之前,一定要肃清长崎的地面,不能给中国大军添麻烦!”
事实上,中国的军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