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二百二十二章如诗如画的夜曲
下午一点半,专业组的比赛继续进行。很多上午参加完比赛的选手和家长并没有离去,而是继续在现场观看着比赛,这样高水平的比赛,平时是难得一见的,不要说从别的选手的演奏中可以学到不少东西,就光是评委席上这些评委们的点评,都让选手们觉得受益匪浅。要知道,这些人平时在华夏国的钢琴教育界,可都是作为标杆一般的人物,有着绝对的权威。当然,这些参赛选手也不乏一些素质不高的。上午当工作人员将比赛成绩张贴出来的时候,我就看到一个成绩比较靠后的,大约7、8岁的小女孩儿当时就哭了起来,而她的母亲,一位看上去十分有修养的女人,却出人意料地破口大骂了起来,指责评委们不公平,给她女儿的分数打低了,最后,在被工作人员强行请出去后,还一个劲儿地威胁着,说是自己认识人,要去告什么的。几位评委自然不会和这样的人一般见识,虽然大赛的组委会主席知道这一情况后,当时就气得要取消这个选手的比赛成绩,但朱光祥教授还是请求保留了成绩,当时比赛现场很多人都听到了朱光祥的话:“家长的错不应该怪罪到孩子身上,孩子参加一回比赛也不容易,还是别取消了吧。”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让下面的观众哗哗地鼓起了掌,同时,对这些评委们更多了一重信任。专业一组的比赛是从下午两点开始进行的,这也是本届“星海杯”比赛水准最高的一组。参赛选手的年龄是17-20周岁,绝大多数都是各知名音乐学府的专业学生,演奏的曲目基本上全都是音乐会级别的曲子。让每一位观众听得大呼过瘾,直道不虚此行。因为专业一组参赛的曲目一般比较长,为了控制时间,评委们仍然将每名选手每首曲子的演奏时间限定在五分钟内。总体时间保持在二十分钟左右。看着一位位上场的选手在钢琴前演奏,我的演奏欲望又被勾了起来。知道我的人了解,我一直是一位比赛型的选手,场面越大,水准越高,我就越兴奋。经常在演奏中出现神来之笔。而此时,面对着一位位强手,我的心情显得十分热切,恨不得马上上去演奏个痛快。虽然专业一组的表现都十分出色,但即使在这十分激烈的竞争中,仍然有格外出色的选手。让人眼前一亮,肖楠就是其中之一。肖楠是第四位上场的选手,一米七的个子不算太高,但长得却十分精神,在钢琴前坐下的一刹那,肖楠所展现出来的强大自信,让我不禁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因为那正是自己上场时经常会出现的状态。果然不出所料,孙南出手不凡,第一首作品李斯特的超技练习曲第五首《鬼火》(李斯特的《12首超技练习曲》是钢琴史上令人生畏的高难曲目。从技巧上看,李斯特的这12首作品难度过分艰深,仿佛是钢琴演奏艺术的象牙塔尖,即使在20世纪钢琴大师如过江之鲫的年代,也很少有演奏家敢于挑战。超技练习曲鬼火拥有高难的双音技术,12超技当中最难的一首,拉赫说它是最难的练习曲,技术刁钻不说,还必须弹得轻灵有趣方能服人。)一出手,便技惊全场。肖楠的十指迅速飞快地在键盘上跑动。从一开始就连续不停的三十二分快速音符,如同电脑制作出来一般精确。长达三分钟的高强度演奏。肖楠以十分华丽的动作和无懈可击地演奏出色地完成了这首难度巨大的作品,诠释了什么是“超级技巧”。还没等人们地掌声完全消失,肖楠的第二首曲子,贝多芬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三乐章(这是达到了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之顶峰的杰作,也是因其戏剧性的优美旋律而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本曲无论在内容、旋律和结构等诸多方面,都渗透着一种日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这也是贝多芬等德国音乐家共有的特质。本曲的演奏技巧并不太难,因此被演奏的机会也非常之多,更是许多钢琴初学者爱不释手的曲目。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悲怆》是第一首由他本人亲自写上标题的作品。关于”悲怆”这个词汇,与贝多芬后半生那感人肺腑而又凄怆深刻的悲剧性生活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因为这毕竟是他的早期作品。看“悲怆”的谱子时,发现谱子的开始处只记着grave——重板,音乐中更多的是英雄气概而非“悲怆”。而在听到肯普夫、施纳贝尔、巴克豪斯、巴伦波伊姆等人演奏的这首乐曲录音时,我就更想探究这首气势磅礴的奏鸣曲何以会有一个与其音乐精神并不很符合的名字了。原来,这个形容词是贝多芬自己写上去的。在这首作于1798—1799年间的标号为op.13的钢琴奏鸣曲初版扉页上,贝多芬写着“grandesonatapathetique”(悲怆大奏鸣曲)。在他的32部钢琴奏鸣曲中,只有这一部和op.81a“告别”是由作曲家自己加上标题的。二十八、九岁的贝多芬,正值青春年华,事业蒸蒸曰上,为什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