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光熹二年五月,草长莺飞的北方大城五原,早已变得满目生机,绿意盎然。几个月前,曾经在五原城下发生的那场围歼大战,尽管声势浩大,血流成河,如今已然难见踪影,成为晋国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
对于黄轩族、南匈奴族还有新近由赵兴命名的炎晟族而言,五原城便是他们心目中最坚固的存在。所谓的炎晟族,其实就是当年大瘟疫横行时,那些南下鲜卑和五原城内投降了六万鲜卑的合称。为了北方大漠长远的安宁,赵兴最终决定让投靠晋国的鲜卑族人另起炉灶,重新成立了一个族群。
从民族平衡的角度来看,北方存在三个忠于汉人的少数民族,自然要比只有两个稳固一些。并州北方四郡的扩展方向,可以分为东北、正北和西北,今后南匈奴负责向东北方向扩张,炎晟族则负责主攻正北方向,黄轩族负责向西北方向扩张。这个布局颇为巧妙,透露出了赵兴以夷治夷的思路。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南匈奴族的前身是北方昔日强大的匈奴王朝,由他们今后负责攻伐辽西鲜卑和辽东鲜卑,从感情上来讲,很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更何况还有一个讨回乌兰公主封地弹汗山的现成由头。
炎晟族的前身是漠北鲜卑,虽然人数较另外两支少,而且忠诚度方面也需要继续考验,但让他们负责向北扩张,遇到的阻力将会降至最低,如今北方还在苟延残喘的魁头余部,从心理上自然最愿意投靠同为鲜卑出身的炎晟族。
黄轩族的前身是河西羌胡,这个族群也是赵兴最先尝试进行部落整合的产物,事实证明很有成效。经过整合之后的黄轩族,有了共同的精神领袖胡车儿,而胡车儿又是死忠于赵兴的将领,黄轩族更是有大量族人投身原镇北军团,立下了汗马功劳。
黄轩族经过近十年来的不断融合发展,不仅内部日益稳固,而且与汉族逐渐形成了杂居和通婚的局面。黄轩族现在除了生活习俗上与汉人还有一些差异之外,很多黄汉通婚的黄轩族人,开始崇尚给子女取汉名、学汉字,在汉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或许不出百年时间,就会被彻底的汉化。
由黄轩族负责向西凉方向扩张,道理跟让炎晟族向北扩张一样,可以降低民族融合的阻力。西凉地区的异族主要以羌人为主,或多或少跟黄轩族还是有一些共同之处,从感情和民族心理上而言,自然更加容易认同。
在赵兴的谋划里面,大汉北方的广袤疆域,未来只能存在三个少数民族,而且最终也要被汉化驯服,那就是现在已经定下来的黄轩、炎晟以及南匈奴。南匈奴这个称呼太别扭,赵兴迟早会重新命名。当然,这需要等到黄轩族将辽西鲜卑和辽东鲜卑兼并的差不多时再实施。
通往民族融合的路上,赵兴奉行的是一手大棒再加一手糖果的策略,愿意真心臣服和投靠的,自然有比较温和的政策进行安置;不愿意臣服,准备顽抗到底的部落和异族,赵兴则给他们派去了凶名远播的赵子龙军长。
晋国人都知道,上党有五虎,分别是“赤面虎”关羽、“坐山虎”徐晃、“霸天虎”赵兴、“玉面虎”赵云、“笑面虎”张辽。能被冠以老虎这种百兽之王称呼的男人,一般都是极品中的极品。对于晋国北方四郡的黄轩、南匈奴、炎晟三族而言,他们有个共识,那就是“宁惹魔鬼,不招五虎”。
尽管话是这么说,但以崇尚武力的北方三族而言,他们是因为发自内心地佩服,才编出了这样吓人的顺口溜。在组成复杂的定远军中,各族将士也信奉“宁惹魔鬼,不招五虎”这句话,尤其是在赵云担任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