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要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就需要投入,管理员对这一做法并无兴趣。
如何应对“人类与环境”的矛盾,新时代的人类文明被关进定居点,苟延残喘,不仅总人口下降到不足战前的三分之一,其居住地,与所需的空气、水、食物等等资源,也不再需要从广袤的大地上攫取,而越来越依赖庞大如山的巨型处理系统。
譬如食物,摆脱旧时代的传统农业,今天的NEP大区之“造饭机”遍布各地,仅仅使用木材、有机废弃物甚至燃料,就能满足上千万民众每天8.4M焦的能量摄入。
这一体系的产出,绝大部分的形式都是“食用肥皂”,出于成本的考量,也无可厚非。
与传统农业动辄百万公顷的播种、管理、收获与加工流程相比,新时代的“造饭机”,所需原料的门槛一点都不高,即便在全面核战之后的世界,也不难从大区各地获得辐射符合限值的原材料。
退一步讲,以定居点内民众的生活条件,见识水准,哪怕辐射高一点也并不妨事。
反正他们既没有意识、也没有手段,去监控自己呼吸、饮用乃至食用的东西,究竟是否足够安全,略微超标的辐射,总体上并不会给民众带来毁灭性的影响,方然也懒得多管。
从造饭机,到全产机,新时代的一系列生产、生活体系,对环境的依赖程度,一方面因原材料与能源的需求攀升而增加,一方面却又因为满足人类生活所需的门槛降低,而变得不再那么至关重要。
一系列因素交错起来,最终的情形,则是NEP大区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这种持续的变化,用不着亲自到地面上考察一番,通用型AI的监控数据、结论,已经明白无误的证实了这一点,在西历1495年初,NEP大区内居然已有65%的土地,不再适合任何人类居住。
数字,略显惊悚,一时半刻却危害不到NEP大区的安全。
定居点,每一座占地面积约十平方公里,配套体系与相关建筑结构也不会延展太远。
粗略算来,整个东北太平洋大区,一千座定居点只占用了约20,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不过相当于大区总面积的0.4%。
加上研发机构、“全产机”体系等占地要素,总共的土地利用率,也不过提升到1.2%。
“全产机”与研发机构,占地面积,相当于一千万民众所占面积的两倍,达到惊人的四万平方公里,这是新时代的常态。
不仅如此,其中超过九成的占地,并不需要这一片土地具备人类的生存条件,原因很简单,“全产机”体系里没有一个活人,只要能构建生产线,部署机器人,污染再怎样严重也无所谓,没必要加以考虑。
总而言之,在这样一个时代,即便在污染严重的NEP大区,高墙电网之外的世界,看上去仍然是那样广阔,那样的无边无际。
上述种种考量,很自然的,让方然对环境保护意兴阑珊。
继而不出所料的,被研究机构中一干忧国忧民的科学家所驳斥,甚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