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r /> 但这并不意味着对马岛就能得以安宁。
恰恰相反,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岛上形势更为错综复杂。
昔日大元为了征伐扶桑,曾两度经高丽占领对马岛作为跳板。
可是,历史记载表明,
大元并未真正征服扶桑。
不仅如此,在攻打扶桑的过程中,大元军屡遭重创,两次皆以惨败告终。
开战与败退的理由皆令人费解……
元阳二六十年,元帝忽必烈于赐予高丽的诏书中提及:“今日,普天之下,尚未屈膝于我大元皇朝者,唯剩尔高丽及南宋矣。”此言昭示,在彼时忽必烈的认知之中,倭国尚未显赫于世,或是未曾引起他足够的关注。
直至二六五年,忽必烈始从游历至元朝的欧陆商贾、传教士以及高丽使者口中偶尔听闻,在高丽东洋浩渺之间,尚有一隐匿之岛国倭国,未曾对我大元俯首称臣,纳贡献礼。
那时的大元帝国正值武威鼎盛之际,自信心如日中天。心念既然世间疆域几乎尽皆纳入版图,尔等区区弹丸之地倭国,岂有不知顺势而为,前来通好之理?现今却沉默寡言,毫无动静,实乃有悖常伦。
故此,忽必烈欲先遣使节前往倭国,采取和平交涉的方式,使其归顺大元。次年八月,忽必烈敕令使者携带着充满警告与威慑之意的国书出访倭国。
国书中言辞犀利:“高丽王公士庶,感恩戴德而来朝,名虽君臣,而亲近之情犹如父子。”言下之意,便是邀请倭国亦能如同高丽一般,成为大元的子民。
然而,倭国对此番国书表现出强烈抵触情绪,不仅不予回应,更拒绝了忽必烈的所有后续联络。忽必烈出于威望与战略考虑,持续数年不断地向倭国递送国书,要求其归降,但倭国始终未曾明确表示。
忽必烈欲借倭国地理位置以围攻南宋,他误以为倭国位于南宋东方,以此作为进犯南宋的战略跳板。然而他并不知晓,倭国实则地处南宋东北方向,两地间相隔重洋,难以企及。故以倭国为据点,企图自南宋后方东海发起突袭等战略设想,实际上难以实施。
面对倭国的一再无视,忽必烈终难忍怒火,决定武力征伐。彼时,大元帝国的武力堪称世间无敌,倭国大军根本无力抵挡。元军迅速攻克对马岛与一岐岛,然而就在胜券在握之际,不料遭遇了一场毁灭性的台风,几乎全军覆没。
倭国人惊愕之余,将胜利归功于神明护佑,认定是神明召唤的“神风”击溃了蒙古舰队。元帅忻都回朝后隐瞒战况,欺上报捷:“我军深入敌境,大破倭寇,劫掠四方而后返。”
忽必烈闻讯大悦,以为蒙元之威名已深深震撼倭国。他犒赏三军,并欲乘胜追击,再度遣使至倭国试图重新建立邦交,期望倭国最终能够彻底臣服于大元。
然而,东瀛方面依然不予回应,甚至斩杀了元朝再度派遣的仙使。或许是因为其封锁了情报,直至五年之后,忽必烈才得知自己的仙使之丧生。
此刻,元朝已将南宋彻底荡平,东瀛已失去了原本的战略价值。然而,忽必烈深感此事不可轻易罢休,决心再伐东瀛。
于是他再次集结仙兵神将,挥师东渡。不幸的是,如同前一次一般,元朝大军在东海之上遭遇了猛烈的妖风巨浪,再度以惨败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