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家里常常揭不开锅,平时是单连城多有帮衬。
他的外甥心灵手巧,最关键的是比单连城懂得多,化学和历史成绩很好,这也是制作青铜器的一个很好的辅助。
两年之后,单连城卖掉了夔纹觥,赚了一笔。舅甥两人便就此开干了。一开始,他们是收来残破的青铜器修补再卖出,后来干脆做起了高仿青铜器。
第一年,单连城还遵循陈澄之的告诫,只卖了一件高仿。但是,第二年,他做的一件青铜鼎卖了个大价钱,而且由此跑市里和省城趟开了路子,这贪欲便控制不住了。
参观博物馆,参研古物图谱,逛刚刚兴起的古玩市场。单连城的生意越做越精,最后不仅仅是以假乱真,而且还学会了很多招数。比如把做好的青铜器提前埋在地里,做局吸引古玩商贩,当面挖出来。再比如做好后放到邻村熟人家里,自己假装牵针引线带过去购买。
县长的月工资还没涨到一千的时候,他做的品相上乘的一面青铜镜,已经可以卖到一千多块。
后来,有南方甚至港岛的客户前来,明知道是高仿,也花大价钱来收货。
来狼烟村的人越来越多。最后,村民都知道了怎么回事儿。村民们没觉得不光彩,反而都开始向单连城“讨教”,同时开始研究青铜器的资料和画册。
还有个在县里打工的小伙儿,利用在工厂学到的翻模技术,进而研究古人的“失蜡法”,加入单连城的团队,研发大型青铜器。做的东西从几斤到几十斤到几百斤,逐次升级。
九十年代,古玩市场开始升温,而到了九十年代末的时候,狼烟村的青铜器加工作坊,已经将近上百家。
当时的黄铜价格,大约五块钱一斤,做一个两三斤的青铜器,成本不过十几块钱,但是随便卖卖,就是几百上千。而单连城的东西,尤为抢手,价格更高。
其实,做一件仿古青铜器,细算下来也得几十道工序,但是在金钱的驱使下,加上单连城碍着乡里乡亲的面子,不太好意思不指点,大量的村民硬生生就这么钻研透了。
同时,也有一些外来的懂技术懂市场的人加入。还有,什么石蜡、漆料、砂纸一类的“配套供应商”也就此出现。一个村民为“研发制造”主体的青铜器产业链,就在这么一个村庄里成形了。
陈澄之的话,已被单连城抛在脑后。
钱越赚越多,不过,这时候,单连城遇到了第一个坎儿。
警察上门了。
既然是高仿,古玩商贩收走之后,肯定会继续出手,中间几经轮转。最后有漏出来的,被警方以贩卖文物抓获。这个顺藤摸瓜本就不难,警察上门找到了单连城,也发现了狼烟村的产业链。
这里面,就属单连城最出名,而且从不“批发”,听说他还从地里刨出来文物卖过。所以,警察的重点调查对象,自然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