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据说那是入会测试...在《社交网络》中,安德鲁.加菲尔德饰演的爱德华多也会“遭遇”兄弟会的刁难,和一群新人站在冷得要死的室外,在约翰.哈佛先生的雕像前被问问题,如果没能回答上就得脱衣服——老实说这种“测试”已经不算重了。
就修月听过的,什么被一群女生围着剃毛、去百货商场偷东西、在碎玻璃上做俯卧撑等等,各种各样的“测试”简直让人目瞪口呆,校园霸凌在这种兄弟会、姐妹会的组织中格外严重,而且被霸凌者往往算是“自己送上门的”,反正忍过一年就轮到他们欺负新生(注2)。
当然也并非所有兄弟会、姐妹会都这么可怕,而且人们加入主要也是为了将来走出校园后的人脉。
麻烦就来自于那些听闻迪克兰.伍德回来后主动照过来的兄弟会后辈们,这是一群跟剧中的文克莱沃斯兄弟一样一样的上大学都习惯穿着正装、还抹着发胶的年轻人(“老天他们像是上赶着给我们解释为什么出现在校长办公室时校长会说文克莱沃斯像卖西装的!”艾伦.佩吉偷偷对修月感叹),他们在唯一一间对剧组开放的公共教室里谈笑。
“艺术果然来源于生活——”杰西想起以前看过的电影里关于兄弟会的描述,再加上剧本里兄弟会的部分,不禁对旁边的本.麦兹里奇感慨。
其实那群人看上去挺有风度的,最起码面对迪克兰和修月的时候挺有风度的...他们并未打扰拍摄,谈笑声音也不大,但大概是因为在场的人都看过《社交网络》的剧本,这会儿对着他们眉毛不是眉毛眼睛不是眼睛的。
最糟糕的是,除了对修月和迪克兰之外——他们的态度都挺微妙。
有种神奇的优越感和排他感。
——他们看上去礼仪是到位的,但大概有种“我跟你们这种人阶层不一样”的神奇感觉。
对迪克兰算是自己人的热忱,甚至因为是前辈似乎还有些尊敬,对修月?他们不是因为喜欢《第九区》,似乎只是因为《第九区》的成功和她曾经身为名校学生的原因。
对其他人?大概他们以为自己掩饰得很好,但在场的有不少是演员,最精于研究他人的感情,换句话说比正常人更能看出人细微的情绪,他们的这种优越感自然让人讨厌。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最起码迪克兰在相处过程中从来没给他们“优越感”的感觉。
这些人并没有呆多久,在修月表明群众演员已到位、摄像器材、打光板等都到位之后,他们就离开了现场。
“今天这场并没有你的戏份。”修月疑惑地看向迪克兰,意思是没你的戏份你去跟他们玩也没关系。
迪克兰笑着摇摇头。
既然他没有离开的打算,修月自然也不会赶他走,不得不说迪克兰虽然没有任何演戏经验,但他算得上刻苦,平时没有他的戏份的时候也会在旁边观摩专业演员们的表演。在酒店里他的房间在杰西.艾森伯格和安德鲁.加菲尔德对门,听说他经常会拿着剧本去询问两位演员如何诠释更好。那积极程度一开始吓得杰西和安德鲁以为他是gay...
随着剧组互相之间越来越熟悉,修月也逐渐了解到迪克兰的经历:在从哈佛毕业后他去华尔街工作了一段时间,然后不知道怎么了觉醒了“演技魂”,突然放弃了原来的工作,转而去上了一个短期演技培训班,然后报名的第一个试镜就是《社交网络》,不得不说实在是很巧。
26岁才开始演戏生涯,哪怕是放在《社交网络》剧组里都算开始得很晚了:杰西算是童星,10岁就开始参演儿童剧;艾伦第一部电影是17岁时拍摄的,但在此之前同样也是在10岁她就进了专业演技学校并且出演电视剧《y》;安德鲁算晚,也是22岁就出演第一部作品,而且他还是专业戏剧学院毕业的。
26岁起步,甚至比修月成为专业导演时还要大一岁——这年纪如果放在导演圈的话是天才,放在演员圈,最起码在好莱坞演员圈,超过25岁就算不上小鲜肉了(注3)。
但迪克兰的学习能力显而易见:他扮演的是一对双胞胎,这就需要分两次穿着不同的衣服拍摄同一个场景里的镜头,开始时他甚至有些手忙脚乱,不是因为演技,而是因为找不到摄像头——每一场戏动用的摄像机并非只有一个,这种2d电影都最起码是4个,而镜头感如何就是指对镜头、画面的敏感度,这一点上有人是天生的强,而有人是后天锻炼出来的。
显然三个月的短期培训并不会教会迪克兰如何找到主要镜头(而主要镜头可能每一秒都不是同一个),也不会告诉他如何把自己最好的状态放在导演的整个构图框架里。
但,再重复一遍——他学习能力惊人,不到一个月他就能熟练运用从其他演员身上“偷师”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