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准确调度、部署的作用非常巨大,以往的惯性导航、地图判读方式,在精度和便捷性上与卫星导航是无法比拟的。
而且,现在很多武器弹药都采用了卫星导航制导(gps制导),例如只需1万元左右的成本就可以将一颗最佳投掷精度只有三四十米的航空炸弹改装成精度达到5米左右的gps制导炸弹。
一颗gps制导炸弹的作战效能相当于四五十颗普通航空炸弹,再考虑对飞机出动架次的影响,可以说gps制导炸弹让空军执行对地面点状坚固目标打击时的效能提高了不止1000倍。
当然了,这种简单的计算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成立的,因为除了gps制导炸弹,现在还有激光制导、电视制导炸弹等可供选择。
在民用领域,gps系统更是表现出巨大的商业应用潜力,单单在中国,gps就垄断了高达五千亿人民币的卫星导航市场,而蓬勃发展的智能手机行业更是为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推波助澜。
正因为如此,中、美、俄、欧等国都推出了各自的卫星导航系统,比如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美国的gps系统,欧洲的伽利略系统以及俄罗斯的glonass导航系统。
目前美国的gps系统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一枝独秀,占领了民用领域的大部分市场。
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则不得不提及和欧洲的伽利略系统的恩怨情仇了。
2003年的欧洲,处处弥漫着反美反战情绪,美国执意执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不顾国际社会反对,悍然发动伊拉克战争,欧洲人感受到了“单极世界”引起的潜在危险。
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主张建立“多极化世界”,他的呼声得到时任德国总理施罗德的坚决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欧盟决定把中国纳入欧盟2002年就已启动的“伽利略”计划中,中国成为第一个非欧盟的参与国。消息传开,震惊美国。
一直以来,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在民用导航领域独步天下,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由于工作不稳定,卫星工作寿命短,在轨卫星只12颗,再加上用户设备发展缓慢,生产厂家少,设备体积大而笨重,早已淡出国际市场,根本不具备与gps一比高下的能力。
欧盟发起的“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计划,被认为是结束美国“独霸”局面的最有力挑战。按设计,“伽利略”将一共由30颗“中轨道”和“静轨道”导航卫星覆盖全球,其定位精度超过了gps,在兼容性和精确度等设计方面也优于gps。为了打破gps的垄断地位,“伽利略”的“公共管理服务”系统拟使用的频率故意选择了与美国gps相近的频率,这样的安排有可能冲淡gps的频道效果,令美国人坐立不安。
当时的“北斗”系统尚属实验开发阶段,其技术参数落后于gps,也落后于2002年欧盟决定启动的“伽利略”系统,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北斗”一号只属于区域性,其商用价值并不高。在这样背景下,欧洲人主动“邀请”中方加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方欣然受之,双方一拍即合。
欧洲把中国纳入,不仅使欧洲一些国家的领导人赚足了政治资本,也使“伽利略”计划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得到极大缓解,更给“伽利略”进入中国诱人的市场打下了基础。
2003年底,在中方实际完成了区域导航系统“北斗”一号之后,中欧草签合作协议。2004年中欧正式签署技术合作协议,中方承诺投入2.3亿欧元的巨额资金,第一笔7000万欧元的款项很快就打到欧方账户上。
中国与欧盟合作,既有战略利益也有实际的好处。有人评论,中欧在高端技术上的合作,实质上打破了美国主导的欧洲对华武器禁运,也相当于废弃了针对中国这样特定国家的欧美武器贸易条例(itar),为最终从法律层面解除对华武器禁运撕开了一个口子。由于卫星导航在现代战争中扮演越来越重大的角色,美国甚至扬言,美国如感觉受到威胁,则有权击毁“伽利略”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