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落,其根本原因还是二十等军功爵制,因为这个制度的核心是彻底打破世袭制。
爵位不能世袭,权力和财富就不能世袭,这一制度实质上就是在权力和财富的再分配中倾向于普通国民,于是也就激发了普通国民“报效国家”的积极性,大家都到战场上去“淘金”,去寻找改变命运的机会。
这一制度在中土诸侯争霸的年代,对提高国力、强大武力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但中土一旦统一了,和平了,稳定了,要与民休养,要安居乐业了,二十等军功爵制度的基础也就是“建军功”的机会无限地减少了,那么这一制度还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吗?还能推动中土的进步吗?
所以当武烈侯在国策变革方案中,提出修改这一制度,在二十等军功爵制的基础上重建世袭制,立即便得到了寒门军功贵族的绝对支持。
这一制度对豪门贵族的吸引力实在有限,因为豪门贵族掌握着这个王国的所有“资源”,二十等军功爵制不过是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权力和财富的过度掠夺。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豪门贵族始终在权力和财富的再分配中占据着最大的比例,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豪门贵族要的是“分封”,是“世卿世禄”,而不是以二十等军功爵制为基础的被各种条件所限制的“世袭”。这种新制度有利于寒门贵族,寒门贵族因为“世袭”,肯定有一部分会加入到豪门贵族。肉就那么大,寒门贵族吃多了,豪门贵族就吃少了,所以这个新制度当然得不到豪门贵族的强烈支持。他们之所以不反对,主要还是着眼于未来,目前他们也是急切需要壮大力量,而更多寒门贵族的崛起显然有利于整个贵族阶层对朝政的影响和控制。
武烈侯扩大自身政治实力的对象就是寒门军功贵族,只要让更多的寒门军功贵族迅速崛起,只要赢得他们绝对支持,那么武烈侯就可以控制这支新生力量,继而先控制军队,再控制地方,然后由下而上,逐渐向中央渗透,最终实现控制朝政的目的。
用什么办法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让大量的寒门军功贵族迅速崛起?当然是战争,统一战争,南北战争,只有这两大直接影响到大秦命运的战争才能造就一批批寒门军功贵族。
所以武烈侯肯定要不惜代价打赢统一战争,打赢中原决战,但前提是,必须实施新的爵秩等级制度。
=
爵秩等级制度是权力和财富再分配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
在武烈侯的国策变革中,其核心是郡国制,也就是在中央领导下的郡县和封国并行制,其次就是爵秩等级制度和土地制度。这三个制度实际上就是权力和财富再分配的核心制度。
爵秩等级制度是官制的一部分。大秦官制是三公九卿制,而与之并行的爵秩等级制度就是二十等军功爵制。
二十等军功爵制是官制的基础,什么等级的爵秩可以做哪一级别的官吏,享受多大的权力,享有多少财富,规定得非常严格,不可逾越,逾越就是犯罪。这一制度的核心就是废除了“世袭”,而武烈侯则要把“世袭”再加进去。
“郡国制”已经实施,虽然目前的“封国”和武烈侯所需要的“封国”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大秦已经建了三个封国,改革正在进行,未来可以期待。
土地私有化也开始推行。土地制度一改,赋税制度必然要改,大秦的整个财经制度都要修改,但土地私有化刚刚起步,未来任重而道远。
现在武烈侯再一次借助千载难逢的时机,要胁迫咸阳修改爵秩等级制度了。
如果说“郡国制”是分中央之权,“土地私有化”是分中央之财,那么“世袭制”就是既夺权又夺财,它将直接冲击大秦的贵族阶层,改变大秦的政治架构。
大秦朝堂上,豪门贵族是最大的一股政治力量,直接主宰着王国的命运,而寒门贵族虽然崛起已久,但因为根基薄弱,主要依附于豪门贵族而生存,它的弱势地位太明显了,实际上无法与豪门贵族相抗衡。
大秦的相国从商鞅到吕不韦,如同走马灯一般更替,而大秦豪门贵族比如郿城“孟西白”,几百年了,屹立不倒,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武烈侯要重建世袭,要在二十等军功爵上建世袭,实质上就是把寒门贵族中的“精英”打造成豪门贵族,但寒门贵族要想成为豪门贵族需要漫长的时间,需要两三代人的努力,而在这个时间里,能否控制朝政,能否控制国策变革的走向,就成为寒门贵族参加统一后的权力和财富再分配“盛宴”,并逐渐成为豪门贵族的唯一保证。
此策一出,大秦的寒门贵族,尤其是军队和地方上的寒门军功贵族们,会绝对支持武烈侯,忠诚于武烈侯,不离不弃地追随武烈侯去实现他们的梦想,去攫取他们梦寐以求的权力和财富。
在这个时代,凡进入“士”这一阶层都可以称之为贵族,但真正的贵族必须要进入“卿”这一阶层,所以“士”这一阶层的人都可以称之谓寒门贵族,而这一阶层人数非常多,是大秦的支柱,无论是府署还是军队,他们都是绝对主力。
这一阶层假如全部倒向武烈侯,全部支持武烈侯的变革方向,那么可以想像,大秦的国策变革步伐不但不可阻止,而且中枢还难以控制其前进的方向。
所以咸阳在“封国制”和“土地私有化”上都妥协了,但在“世袭制”却迟迟不妥协,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
咸阳怎么办?是否屈服于武烈侯的胁迫?
秦王政不想妥协,这一妥协,武烈侯对军队的控制更强,地方势力对他的支持更多,如此一来,中央权威将遭到极大的削弱,其后果不堪设想。
中枢也不想妥协。你这是赤-裸-裸地夺我中央大权,我岂肯让步?
不妥协,那中原决战还打不打?统一进程是否还要继续?
有人再一次建议征发本土兵役。现在大秦本土兵役实际上能够征发的只有关中,也就是京畿。晋中郡县的可征兵役已经太少,上郡长城要戍守,离石要塞要屯驻军队,否则拿什么去阻御河南之地的匈奴人?巴蜀和东南的兵役能征的都征了,而且这两地和关中一样,都是大秦的粮仓,你把青壮都抓去打仗了,粮食还要不要了?而京畿重地岂能没有重兵戍守?现在前方统率都手握重兵,尤其武烈侯,掌控着北疆几十万大军,这个时候,京畿的戍守尤为重要。
有人又建议,既然不具备中原决战的条件,那就再等几年,等条件具备了再打。
再等几年?再等几年中土形势就变了。齐楚两国恢复了元气,那就更难打了。大漠上的匈奴人假如哪一天受灾了,没有吃的了,一窝蜂地杀进来,大秦势必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分析来分析去,也就这两年是进行中原决战的最好时机,错过了这个机会,统一大业恐怕要无限期地拖延下去,这是秦王政和中枢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事。
“我们即使要发动第二次决战,也要等到今年年底。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谋划此事。”隗状建议道,“派人去北疆,与武烈侯具体谈一谈。”
秦王政令准。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