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酒桌上,大家照例是互相吹捧、互相恭维,陈道问起当日对倭一战的情况,也是唏嘘不已。勘舆营能够打败倭寇,靠的不仅仅是火器,还有敢于作战的勇气。明军中火器的装备数量也不少,但临战之时,由于主将和士兵缺乏胆气,火器的威力往往要大打折扣,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再先进的武器,终究是要由人去使用的。
“改之,陈某这一次到淮安来,王尚书可是专门说了几句话,让陈某带来的。”
酒过三巡之后,陈道对苏昊这样说道。
苏昊连忙放下手里的筷子,恭敬地说道:“陈兄请讲,苏昊定会铭记心中。”
陈道道:“王尚书说,你临来淮安之前,他曾交代过你,要你多多培养勘舆人才,日后兵部要调用。他让我问问你,此事你办得如何?”
苏昊道:“请陈郎中回京转告王尚书,他老人家交代的事情,卑职一直未敢忘怀。勘舆营在淮安招收了300余名新兵,全部都接受了勘舆技术方面的训练。经过这几个月的培训和实地操作,目前已经掌握了基本技能,下一步只是如何再熟练一些而已。”
“嗯,不错。”陈道点点头,接着说道:“王尚书还问,此次将勘舆营改编为营兵,又扩充了编制,你可知扩充的这些编制当如何使用?”
“什么叫如何使用?”苏昊问道。
陈道道:“也就是说,改之可知王尚书想让改之招什么兵,练什么兵吗?”
“这个……恕小弟愚钝,陈兄能否给个提示?”苏昊有些回答不上了。
他这支部队名叫勘舆营,从名称上说,扩编就意味着应当继续招募从事勘舆测绘的士兵。但整整2700人的编制,都用来招募测绘人员,一是无法找到这么多合格的人选,二来也难以进行培养。苏昊相信,王一鹗也不会头脑发热到要求他一下子培训出2000多名测绘兵的程度。再说,陈道既然这样问了,显然答案就不会这样简单了。
陈道又点了点头,对于苏昊没有直接予以回答表示了肯定,如果苏昊照着前面的话,直接说多出来的编制全部都要招测绘人员,陈道反而要鄙视苏昊的眼光了。
“兵部此次擢升你的官职,是因为你抗倭的战绩。战报上称,你部在抗倭之时,使用新式火器,而圣上前些日子到良乡去,也看到了你的火器作坊。兵部的意思,是想让你部加强火器使用方面的尝试,培养出一支擅用火器抗敌的劲旅,以此来作为全军的典范。”陈道郑重地说道。
其实,明代是一个非常重视火器的时代。明军中装备的火铳、火炮、爆炸器材等名目繁多,数量也非常惊人。据考证,像戚继光等名将率领的部队中,使用火器的士兵所占的比重,甚至可以达到50以上。
然而,当年的火器存在着笨重、装填慢、射程近、杀伤力弱等方面的缺点,在实战中使用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明军士兵往往是同时带着火铳和长枪,作战时先放一枪火铳,然后再用长枪冲杀。在对倭寇和蒙古骑兵作战时,装备有大量火器的明军并不占据明显的优势,这也是一直困扰着兵部尚书王一鹗的重要问题。
这一回,苏昊率领的勘舆营在对倭寇作战时使用了新型的火器,包括击发速度更快的燧发枪和威力极大的手雷,战报中关于这些细节的描述,给王一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知道,以目前的形势,兵部很难要到足够的资金来给所有的军队换装新型火器,但他觉得,不妨让发明出这种新型火器的苏昊先建立起一支示范性的队伍,最好还能够再打几场像这一次一样的漂亮仗。这样的话,王一鹗就可以找到理由去说服内阁给兵部增加军费,逐渐让新型火器能够装备到更多的军队中去。
这其中的门道,说起来十分复杂,陈道也不便向苏昊一一道来。不过,他向苏昊传达的王一鹗的这个指示,已经足够让苏昊心动了。作为一名穿越者,苏昊对于火器的作用是近乎于迷信的,王一鹗要让勘舆营作为火器应用的试点,这不正合苏昊之意吗?
心里虽然是这样想的,但苏昊在脸上却要装出一副郁闷的样子,他皱着眉头对陈道说道:“陈兄,王尚书的这个旨意,让小弟十分为难啊。”
“为难?”陈道一愣,他对苏昊是非常了解的,知道苏昊喜欢火器,怎么王一鹗的要求还会让他为难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