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这使得大华政权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使得张林这一大华皇帝仅用了最短的时间就得到了统治区绝大多数国民的支持和拥护;
再次,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着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南方将近两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提供了硬件基础;
另外,张林虽然消灭了地主阶级,却是催生了中国南方的资产阶级,使得大量失去土地的富人被迫将钱财进行实业和商业投资,开始向着资产阶级转型,并被迫与张林这一超级资本家站到了同一战线。
张林的土改政策,直接解放了整个南方的生产力,迫使富人的资本开始大量转向实业投资和商业贸易,使得张林或直接或间接地得到了农民阶级和新生资产阶级的双重拥护,极大地稳固了政权,对整个统治区的长治久安有着相当深远的意义。
张林的土改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并奇迹般地让张林得到了穷人和富人的双重支持,除了张林独到的政见眼光和超时代理念之外,与张林那雄厚的经济实力也是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
没钱寸步难行,任何政令的实施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支撑。撇开张林免征的农业赋税和大幅度降低的商业税率姑且不说,为确保土地改革的顺利实施,确保统治区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张林共计花费钱财四千六百多万两。这四千多万的资金,主要投以农具生产、农具发放、土地丈量、种粮购买,以及开渠引水和治理南方水患。
除了土地改革,为强化对统治区的控制,更好地实现上下政令统一,张林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开始在南方大规模架桥修路,以完善陆地交通。
首先,早在1895年年初的时候,张林便是下令修建广汉铁路(粤汉铁路),企图直接联通湖北武汉和广东广州。张林任命詹天佑这一交通部部长为总工程师,以主持粤汉铁路的修建。这一条长度约为一千一百公里的铁路大动脉,预计将会耗资高达两亿五千万白银,预计耗时四至五年。也就是说,为了确保能够如期建成这条铁路大动脉,张林需要每年在这条铁路上投入约为五千万两白银。
张林原本是想引入外资的,依次找上美国、英国和德国,并伸出了希望从这些国家引资筑路的橄榄枝。但哪怕是向来有爱的德国,在与张林商谈出资修建粤汉铁路的时候,都提出了带有政治色彩的附加条件。
外国人对张林提出的股权分红毫无兴趣,他们只想着如何掠夺中国。最终,张林与英美德三国都谈崩了。
没有外资,张林便自力更生。他计划将每年日本赔付的战争赔款都投入到粤汉铁路的建设中。如此一来,张林每年只需再另行贴补千八百万,也就基本能够确保粤汉铁路地正常修建。为了修建这条粤汉铁路,一批批有着筑路经验的海外华工陆续回到了国内,并投身到了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中。
除了动工建造粤汉铁路,张林还开始在统治区内大规模修建国道,以初步建立起用以强化统治区统治的陆地交通系统。
相比于修建一公里铁路约为20万两的巨额投资,修建用以机动车辆通行的国道的每公里投入要少得多。张林让财政部仔细核算过,如果用水泥和沙土为主要材料进行国道建设,修建八米宽双车道国道的建设成本约为每公里5000两。
初步估计了一下,通过修建国道将江南九省的主要城市联通起来,共计需要建设长度约为一万公里的一级国道。如果要将江南九省的每一个县用公路网络联通起来,则需要在一级国道之外,另行铺设长度约为四万公里的普通公路。县级公路自然不用按照国道的标准来建设,但即便如此,每公路普通公路的建设费用也在两千两上下。
也就是说,要初步建立起这张陆上交通网,张林共计需要投入资金高达一亿三千多万白银。鉴于国内那少得可怜的汽车数量,没有任何一个国内或国外的商人看好在中国南方修建公路的前景,故而也就没有任何商人愿意在这一块进行投资。另外,考虑到现如今国内绝大多数汽车都是国有(张林所有),张林暂时也没有想要搞什么道路收费。换而言之,国道和县级公路建成后,虽然利国利民,但却基本上不会有什么直接收益。
没有可引入的外资,也没有民间资本的加盟,张林只能自食其力。日本人赔的钱全部都投入到了粤汉铁路的建设,张林只得自行出资,以皇家的名义进行国内的道路网络的建设。因为是张林这个皇上完全自建,故而国道直接变成了皇家国道,公路也变成了皇家公路。
除了修路,张林在江南九省的基础教育和高端教育上的投入也是相当巨大的,预计投资总额甚至直接超过了粤汉铁路的投资总额。
按照大华帝国现有的村、乡(镇)、县、市、省五级行政单位规划,张林提出的基础教育规划是每村设一小学(三年),每乡设一中学(三年),每县设一高中(三年),采用九年基础教育模式,要求所有适龄青少年必须完成九年基础教育。
教育大业,关乎国之未来,张林不敢怠慢。故而张林采用的,乃是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模式。即所有适龄青少年全部都享有免费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同时也有着必须到学校接受教育的义务。
为了实现这一教育规划,张林需要持续斥资建设500多所高中、多达5000多所中学,以及将近十万所小学。考虑到国内基础教育的空白,张林采用的乃是先小学,再中学,再高中的教育建设模式。张林计划用五至十年时间,逐渐填补国内基础教育的空白。
那将近十万所小学,便首当其冲地成为张林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1895年初张林首次向教育部提出教育计划的时候,教育部的张之洞和严复直接被张林的疯狂劲惊得几天几夜都没能睡好觉。
十万所小学,这个数目太过惊人了!姑且不说这十万所小学的教室和学校用房问题,单是这十万所学校所需的教师的数量便是足以吓死无数头牛。而且,学生上学不用交学费,那庞大的教师队伍要如何养活?课本费用呢?笔墨纸砚呢?至于学校用房,部分可以征用民房,其余皆得出资自建,而且为了容纳足够多的学生,民房需要进行较大的整改,而且还需要大量的桌椅板凳。这些,都是雪花花的银子。对此,张之洞和严复均曾劝谏张林,希望调整教育规划,取消义务教育模式,并向学生家长收取一定入学费用。
不过,张林却是依旧坚持不收取任何费用的义务教育模式。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那都不叫问题。十万学校,数十万教师,我养得起!”
除了每年拨款高达五千万两用以教育建设之外,张林还亲自对校授课程做了硬性规定:小学课程,必须有语文、数学、科学、武术作为基础学科;中学和高中课程必须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地理、生物以及外语作为主要学科,辅以武术、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
课本全国统一编排,全国范围内取消毛笔书写方式,改用更省纸张且更易于书写的铅笔、圆珠笔和钢笔用以书写。
“反正学生闲着也是闲着,学几套拳用以强身并不是什么坏事。”张之洞和严复都问询张林何以要将武学编入教学科目,而张林直接给了这样的回答。将武学编入教学科目,乃是张林强民教育中的其中一步,这是由妖清的时代特点所决定的。既然这个时代存在武林高手,那就让武功这玩意直接在中华大地上遍地开花吧!
就这样,在张林大把大把的资金投入下,十万工人筑铁路,百万工人建大道,二十万知青齐下乡(充当教师骨干),大华辖区的各项建设事业开始逐渐步入正轨。
轰轰烈烈的南方大建设,在张林强大的财力支持下,热火朝天的进行着,使得原本萎靡不振的中国南方瞬间活了过来。
无数人的眼睛都在盯着中国的南方,无数人也都在思考着一个相同的问题:
张林,他哪来的那么多钱?
*****************************************
万字已更,请候明日。每天都会万字起更,诚求诸位书友收藏、点赞、投票、打赏之大力支持!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