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869年2月15日,北欧的寒冬让人十分难以琢磨,虽然已经是二月中旬了,但是依然让人感不到一丝的温暖,在戈茹夫要塞的核心指挥塔中坐镇指挥的郑智鹏望着壁炉内的熊熊火光,但是浑身却如同置身于冰窖之中,说是所谓的指挥塔,实际上除了覆盖有三公尺厚的钢筋混凝土永备工事外,其余的六层全部在底下,寒冬让地下的地气更为潮湿和寒冷,工事内的官兵们最大的愿望就是从射口晒晒太阳,可惜阴天多过晴天太多,取暖设施又显得十分不足,唯一能够起到御寒作用白酒也不敢多发。
不过这个时候各个部队的各级政训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深入部队慰问走访官兵,在这寒冬之中这是唯一让所有人心里暖洋洋的事情了,随着左右两翼的德军和奥匈帝国军队撤退,戈茹夫要塞已然成为了狂风巨*中的一座孤岛
俄军元帅杜拉维耶夫斯基已经对戈茹夫要塞发动了几次大规模的试探性进攻,俄军的炮火未能摧毁他们预想中的敌军工事,被他们炸得稀巴烂的都是之前郑智鹏突击挖掘的野战工事,这些工事根本没有派部队驻守
当俄军蜂拥的人流涌进这些早在野炮和迫击炮射程之内的野战工事中后,俄国人剩下就只能是缩在战壕里面硬挺着挨打,为了救援被困的八千多名官兵,俄军元帅杜拉维耶夫斯基相继在后续的二天内多次发动进攻,结果进攻部队遭到了戈茹夫要塞重炮群的迎头痛击,俄军在六个小时内发射了三万枚炮弹,依然无法有效的压制对方的火力,进攻的俄军步骑兵部队全部暴露在对方的机枪火力交叉之下,更为恐怕的是戈茹夫要塞那催命一般精准的炮火。
俄军士兵一波一波的如同秋天的麦子一般倒毙在地,流出的鲜血在寒冷的空气中很快的凝结住了。
在呼啸的爆炸声中,子弹破开空气的嘶嘶声已经让俄军官兵麻木,相比起来他们更害怕那些让他们很有可能尸骨无存的炮击。
随着,所谓试探进攻的结束,俄军元帅杜拉维耶夫斯基无力的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这一刻他彷佛老了十几岁一般,俄军元帅杜拉维耶夫斯基也是久经战阵的老将军了,但是戈茹夫要塞这样的防御体系和工事火力配属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尤其里面驻守了竟然是二十余万的清国人,哦不现在应该叫中国人?
杜拉维耶夫斯基打心底瞧不起清国人,但是契科夫的能力他是清楚的,俄军二次劳师远征均遭惨败,所以即便杜拉维耶夫斯基在瞧不起清国人,也变得非常的谨慎起来,戈茹夫要塞是经过多方多年努力才修建而成得,尤其德国人在其中更是大规模的扩建改建,德国人依然把戈茹夫要塞修建成了柏林的境外堡垒线,不过德国人有能力修建戈茹夫要塞这样可以驻军几十万的巨大要塞群,但是却没有足够的军队驻守。
不过中华帝国竟然能够用在德国培训的工人迅速的组织起一支二十余万的军队,而且这支军队似乎又比较有战斗力?杜拉维耶夫斯基很难想象从仅仅用了二个月的时间就以三十万的工人中就能组建出一支二十余万人的武装部队?
面对这样一支几乎是凭空冒出来的部队,杜拉维耶夫斯基这几天可谓伤透了脑筋,他甚至不清楚戈茹夫要塞中这支中华帝国志愿军部队的指挥官的姓名?一个从所未见的对手隐藏在无尽的地堡群中,显然他们拥有强劲的火力和充足的补给,以克里米亚战争中的经验,杜拉维耶夫斯基估计俄军至少需要二到三年的时间以至少五十万人的代价才能啃下这块硬骨头,当然了,杜拉维耶夫斯基也知道自己的预计是十分乐观的。
难不成中华帝国的所谓工人都是军人?如果面对一个人口基数庞大更是全民皆兵的国家的话,那么伟大的俄罗斯帝国在西伯利亚甚至远东的战事能取得胜利?
经过二十多天的盼望,终于在寒意锐减的三月底杜拉维耶夫斯基盼来了尼古拉一世,对于杜拉维耶夫斯基指挥的六十万大军即不对戈茹夫要塞进行攻击,也不对德国境内展开攻击,尼古拉一世可谓震怒万分。
杜拉维耶夫斯基对此只能心平气和的给这位志大才疏的陛下解释道:“陛下,戈茹夫要塞中至少有二十多万中华帝国的军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