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没有受到责罚,反正只要不是乱了纲常伦理,与别的男人私通的话倒也无所谓。
不说西汉那些公主的乱七八糟事,便是东汉,著名的便有顺帝时阴城公主,她是废太子清河孝王刘庆之女,后来敬宗孝顺皇帝刘保的姑母。
刘庆的生母宋贵人便是伏泉从母大汉皇后宋氏的曾姑母,当初刘庆身为皇太子被废,之后穆宗孝和皇帝刘肇即位,刘庆并未因此受到和帝刘肇特殊对待,兄弟二人反而特别交好,被贬为清河王的刘庆特别受到刘肇的恩遇,经常进入宫廷,留下住宿。后来刘庆更是助和帝刘肇夺权成功,一举将掌控中枢,权震朝野的外戚窦氏铲除,从而成功夺回政权,再现了西时汉宣帝刘询诛霍禹夺权的故事。
总之,刘庆和刘肇这兄弟二人感情深厚,以至于后来刘肇儿子孝殇皇帝刘隆,出生百日登基,一岁时夭折后,皇位又因为刘庆与刘肇的关系,又落到了刘庆的儿子孝安皇帝刘祜的身上。当时刘肇另一个儿子平原王刘胜因年少时就有痼疾,加之当时的外戚邓氏欲掌大权,不愿立年长的刘胜为帝,所以即使刘胜虽然为和帝刘肇长子,却无法登基为帝,最后皇位兜兜转转了一圈,又回到刘庆儿子安帝刘祜的手里,不得不说命运的奇特,总有意外,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做不到。
言归正传,刘庆的女儿刘贤得,后因刘祜为帝之故,下嫁给了班超的孙子班始,本来应该是和谐美满的故事,却因为她的骄淫,成了悲剧。刘贤得不满班始,婚后出轨,而且还不是背地里偷偷摸摸的,她出轨出得却是十分正大光明。刘贤得与受她宠幸的男人住在帷帐之中,大搞乱搞,解锁各种姿势,尽情欢愉,可依然不满足,之后更是召班始进入我是,让他伏在床下观看她和情夫出轨。
班始身为名将班超后人,名门出身,当然受不得如此侮辱。他一直积聚着愤怒,直到永建五年,再也受不了自己刘贤得的背叛,便拔刀杀了她。本来此事若是放在平常人家,官府说不得会因为他情有可原,同情一二,可刘贤得毕竟是大汉的阴城公主,当时皇帝顺帝的姑母,即使出轨,班始也不该拔刀杀人,就该忍着才是,可偏偏就是动刀了。之后顺帝因此大怒,夏朗腰斩了班始,班始一家脸带这他一母同产出的兄弟姐妹亲属全都被杀,尸体被陈列在街头示众,可怜一代名将班超,为了刘家奔波一生,最终子孙遭此横祸,而班氏也因此衰败,真是可悲可叹。
杀了一个出轨的公主老婆,竟然害得自己一母同产的兄弟姐妹的亲属都被族灭,这汉家公主收偏袒的宠爱可见一般。如此,只要保证别人不知道刘坚来巴郡的具体原因,知道她成功产子后没有人得到这消息,那么伏泉和她就都是安全的。
想通了这一点,伏泉也再无害怕了,毕竟做都做了,决定都决定了,还怕什么后果吗?只要做好自己的保密工作,还有谁能掌握他的把柄?
最重要的事情已经决定了,这下两人便聊点其他事宜,毕竟也是数月未见,颇有种小别声新婚的感觉,不好好互诉衷肠,真的不能将他们心中的那些思念愁苦排解掉。
当然了,多数都是伏泉顺着刘坚的话语来讨好她的,毕竟怀孕的女人最是多疑善变,一个不开心,对男人而言就是找罪受。伏泉念着她怀里自己孩子,加之对方又是公主,身份尊贵,即使刘坚耍了一些小脾气,他也只能忍着。
好在,刘坚也毕竟是成了亲的妇人,倒也没有那种小女孩的任性脾气,偶尔也只是埋怨伏泉出来那么就都不给她写封书信。对此,伏泉只能笑着应对,心里面却是暗骂怀孕的女人真是没脑子,估计智商都被肚子里的孩子吃了,他如果真要是和刘坚时常书信往来,两人之间的关系还不能被人发现?
就像现在,刘坚如此不顾一切的到巴郡游玩,天知道伏泉那伯父伯母心里面起没起疑心。毕竟伏泉和刘坚两人都是风华正茂,青春热火的时候,很难说他们之间会不会发生一些意外,如果伏完和刘华得知,估计也不会意外的吧。
“流川,他动了!”刘坚突然眉头皱了一下,软声说道,声音里带了一丝颤抖,想来是肚子那小家伙,猝不及防的一下,弄疼了她。
伏泉因为关心孩子,倒没注意到这一幕,反而高兴的靠在刘坚怀里,大声喊道:“快!快!吾儿快让爹抱抱!”说完,就抱着刘坚的肚子,使劲靠在她肚子上,听里面的动静。
“讨厌,是男是女谁又可知?还是汝又动了色心?”刘坚不满的打了下伏泉,她不感觉伏泉是因为喜欢孩子而靠近自己,相反,伏泉抱着自己,不断拱着脑袋,让她感觉,这色心不小的坏家伙又动了贼胆。
“坚儿美极!故方有此举!”伏泉避开言语,使劲为自己的小动作找借口,话语里充满了戏弄!
“哼!油嘴滑舌!”刘坚嘴角啐了口,对于伏泉这耍滑头的话自动免疫,不过看她脸上欢喜的表情,一刻都未停止的笑意,显示了此刻她到底心情如何。
“砰砰”几声,门外传来一阵轻碎的脚步声,将此刻浓情蜜意的两人震住。
谁在外面?
禁烝:“复兄弟、季父伯父之妻、御婢,皆黥为城旦舂。复男弟兄子、季父伯父子之妻、御婢,皆完为城旦。”摘选自《二年律令·杂律》
“雄卒,子始嗣,尚清河孝王**城公主。主顺帝之姑,贵骄**,与嬖人居帷中,而召始入,使伏床下。始积怒,永建五年,遂拔刃杀主。帝大怒,腰斩始,同产皆弃市。”
摘选自《后汉书·卷四十七·班梁列传第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