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正德四年五月十八日,就在苏木决定动手的前一天,安化王谋反的消息才传到京城。古代的信息传递速度,确实叫人感到无奈。
大雨淋漓而下,顷刻之间,就如同老天爷在天上打翻了脸盆,眼前全是白花花的雨水,在城头,在街道上的石板上飞溅起一尺高的水花。
就好象置身于海潮之中,耳朵里全是“轰隆”的水声。一刹那,竟什么也看不见。
在后世的历史评价中,大明朝有两个黄金时代。
一是太祖和成祖时代,明太组朱元璋以草根出身,在消灭了南方割据诸侯之后,北驱蒙古,一统寰宇,成祖则七下西洋,将国势推到鼎盛。
第二则是仁宗和宣宗时代,有了两代君王的精励图治,百姓富足,国库充盈,史称仁、宣之治。
土木堡之后,明朝的国势已有了衰败迹象。若不是弘治信任文官,与民休息,只怕明朝要提前几十年灭亡。
实际上,弘治朝的兴盛,施政纲领用的依旧是仁宣二帝时的那一套。而且,在正德之前,明朝一直都风调雨顺。农耕时代,一个国家的兴衰与否,其实跟老天爷有很大的关系。
但进入正德年以后,气候好象就有些不正常了。首先是真定大水,然后淮河好象也不太安静,今年又冲了好几个县城。
到今年,夏天来得特别早,不过是五月中旬,天气就热得厉害。
这一场暴雨也是特别厉害,在京城广宁门的城门洞里,两个守城的兵丁实在受不了这雨,不住地朝城门洞子里挪着身体。
二人身上的衣裳都已经被雨水淋湿,冷得厉害,不住地跺着脚。
其中一人抱怨道:“这雨也凭大,早知道就该将蓑衣带上了。”
另外一人笑道:“穿蓑衣,仪容不整,仔细被长官丢了这口饭碗。对了,这么大雨水,在往年还真见不着呢!”
“谁说不是呢,五黄六月,正是割小麦的时候。这一场雨下来,怕是等不及收麦,就要发芽了。”
一说起地里的庄稼,两个士兵心情都不好起来。
同时叹息一声:“这老天爷真是弄人!”
正郁闷着,突然间,那连天暴雨突然停了下来。轰隆的水声猛然消,一切都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甚至可以听到耳朵里血液流动的声音。
回头看去,天已经黑了下来,城市中依次点燃了灯火,在街上积水的印照下,亮得璀璨。
两个士兵大为惊喜:“雨停了,好好好,地里的庄稼有救了。”
“阿大,天黑下去了,关城门吧!”
“好,等下关了城门,去我家喝几杯。”
“那感情好。”
笨重的城门发出低哑的声音,在傍晚的寂静中传得老远。
正在这个时候,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劲急的马蹄声,好象是跑疯了的样子。
这个时候还有快马前来,还跑得这么快,定然有急事。
两个士兵同时停了手,侧着耳朵听过去。
只片刻,就有一人一骑冲过来,看到城门关得只剩下一条缝,那人猛地拉停马,又急又怒地喝道:“开门,开门,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原来是驿站的急递
借着城头的灯笼看过去,骑在马上那人穿着一件用棕树壳织成的蓑衣,头上身上都有水如溪流一样泻下,也不知道是雨水还是汗水。
所谓八百里加急,指的是明朝官方的通讯手段。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得是驿站,一般每隔二十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的字样,就必须按规定以每天三百里的速度传递。
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传送的速度可达到每天四百里、六百里、最快达到八百里。
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这样,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拼命跑,也可以一日千里,“八百里加急”专用来表示紧急情况下的信息传递。
一般来说,八百里加急通常用于外敌入寇、地方骚乱等紧急大事。
两个守门士兵知道其中的厉害,慌忙推开城门。
北京乃是天子脚下,城中的人对于政治都有地方上所不具备的政治热情和嗅觉。
其中一个士兵就忍不住问:“这位大哥,究竟出了什么事?”
马上那人很不耐烦,怒喝道:“这也是你能问的,安化王叛乱了,闪开!”
呼一声,战马冲进城去,“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的声音越去越远,却越来越响。
两个士兵同时脸一白:“草,国家出反贼了!”
……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