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去小说网 www.27txt.info,最快更新金沙古卷:虫咒 尸降 噬魂灯最新章节!

bsp;在三星堆遗址大规模发掘的同时,1986年还对成都市区的十二桥遗址也进行了发掘,该遗址最下层的出土文物与三星堆遗址最晚期遗存相同,完美解答了三星堆文化的去向问题,那就是当年统治古蜀的蜀王将王宫从广汉搬到了今天的成都,并在不久后建立了更加辉煌的金沙文明。

    也就是说,1986这个对于考古界来说十分重要的年份,离成都几百里外的梓潼,突然重建了代表着古蜀文明终结传说的五丁祠,要说这完全是巧合,反而是让人怀疑了。

    几乎不用再多想,我立刻明白过来眼前的这几个山峰,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五丁山,也曾被曾为五妇山或者五妇岭。

    五这个数字,已经不是第一次显现出自己的神秘,在古蜀时期最为尊崇的是五个神灵,在中原地区的学说中五行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眼前的五丁山,似乎不仅仅是数字中带一个五那么简单。

    按照传说,五丁是当年古蜀国末期的第十二世开明王麾下五个力大无穷的异人,数量不多不少正好五个,这个数字很可能和古蜀时期对应的五神有着某种关系。

    最关键的是,根据我们之前查询的资料,五丁开山的传说似乎不仅仅是一个传说,而是在不少史料上都有清晰的记载。

    清嘉庆版《四川通志》曾记载:“梓潼县五妇候台在县北。”

    《蜀王本记》中也曾说:“秦王献美女五人于蜀王,蜀王爱之。遣五丁迎女还至梓潼,见一大蛇入山穴中,一丁引其尾不出,五丁共引蛇,山乃崩,压五丁,五丁踏地大呼,秦五女及迎送者皆上山化为石。蜀王登台望之不来,因名五妇候台。”

    《华阳国志蜀志》亦载:“周显王三十二年(公元前337年),蜀使朝秦(秦惠王因数以美女进,蜀王感之,故朝焉)。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蜀王遣五丁迎之,还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揽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拽蛇。山崩时压杀五人及秦五女并将从。而山分为五岭,直顶上有石平台。蜀王痛伤、乃登之,因命曰:五女塚山。以平台为望妇堠,作思妻台。”

    明代曹学全所著之《蜀中名胜记》也曾记载:“梓潼五妇山,碑志存,有五妇庙。”“又有隐剑泉,在五丁力士庙西一十步。古志云,五丁开剑路,迎秦女,拔蛇山崩,五丁与秦女俱毙于此。”

    又有《五妇岭怀古》一诗,专吟秦美女之死一事,诗云:“娥眉欣然离秦廷,为求至尊西蜀行。不识秦王美人计,未入蜀宫先丧魂。”

    这些史料都充分说明了古人对于古蜀国的灭亡,差不多就是从五丁打通了蜀地和秦国的天堑开始的。虽然五丁此举不过是奉贪婪的蜀王之命行事,但最终造成的结果却无可辩驳。

    我们一行三人,将车停在山脚下,然后步行进入山中。

    1986年新建的五丁祠几乎没有太大的必要去参观,时间太短了,几乎不太可能有什么有用的线索。

    我们只需要根据张阿姨提供的草图,和古籍残页上的地图重合后新出现的路径作为指引即可。

    这条路径自然没有按照现有的道路进行,反而是需要披荆斩棘,走入附近的山林,直到数十分钟后,我们才意识到这条道路很可能是被埋没的古蜀道。

    古蜀道也就是传说中五丁开出来的通往秦国的道路,也被称为金牛道,以剑门关为核心,北起陕西宁强,南到成都,全长450公里。如今剩下的遗迹不过断断续续的几十里,大都分布在剑阁县、梓潼县等地,残留的古蜀道至今依然能够容纳行人通过,这些地段一般都被规划为旅游景点。

    只是古蜀道存在的时间太长了,两千多年下来,有些地段因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变迁,部分地段被自然的伟力重新覆盖也不是什么难事。

    而我们现在所行走的路线,应该就是千百年来因沧海桑田变迁或是人为因素被废弃的一小段路,在数百公里长的古蜀道中完全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一边对比着草图和古籍的不同,一边艰难前进,也不知道在这条被野草埋没的古道上走了多久,中途休息的时候,我重新拿出那几张草图,视线再度移到了第一张草图上,也就是画着象牙盒子的那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