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经济四方属真宰(下) (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官家今年就十一了。”
韩冈今日押班,退朝后,从文德殿转去垂拱殿的路上,忽然就听到同行的蒲宗孟小声说道。
韩冈抬起眼,等待他的下文。
“一转眼就这么大了。”
蒲宗孟感慨着。
“小孩子,长大也是一转眼。我家的几个小子,之前连走路都不稳,一转眼,都能出去游学了。”
还有六年。
天子大婚一般是在十七岁,之后就可以亲政了,最迟也不该超过二十岁。不过有章献皇后和仁宗的例子在前,向太后一直执政到她去世都可以——章献明肃刘皇后便是在真宗驾崩后一直垂帘听政,等到她过世,仁宗亲政时,都已经二十四了。
“若说游学,天下哪有比得上京师的?相公可真放得下心!”蒲宗孟悠悠说道。
儿子可以丢到外面去,小皇帝就必须约束在宫中,只要赵煦不能听政,当然放得下心。
“哪里能放得下心?”韩冈停了一下,叹道,“出门半日就开始担心了。但都那么大了,总不能留在家里读死,行万里路,不多走走,多看看,也难成才。而且去的也是横渠书院,就跟自家一样。”
“原来相公家的大公子去的是横渠书院!”蒲宗孟惊讶道。
韩冈将儿子送去横渠,而不是安排进国子监,京城中有几个不知道的?亏得蒲宗孟能装得出一幅才听到的惊讶模样。
气学宗师韩冈做了宰相,士人们都在猜测他什么时候将国子监中的教科书给改掉、将礼部试中的科目给换下。士林中,为此而开赌的不计其数。
韩冈即使再大度,也没人相信他会不在乎儿子拿不到一个进士头衔。既然他把儿子都送去了横渠书院,那他改变科目是迟早的事,至少在他儿子能够参加进士科考试之前,肯定会改掉。
“横渠书院是先师明诚先生和韩冈的心血所寄,若是犬子不去,那还有谁会去?”
“相公真是一片苦心啊。”蒲宗孟长叹道。
话题从皇帝身上,给韩冈强行扭转到了他出外的长子身上。蒲宗孟知道韩冈不想多谈这个话题,不过他不信韩冈不介意。
深得太后看重的大臣,在赵煦的朝堂中肯定找不到位置。若是现在的皇帝亲政,肯定会打着绍述熙丰之法的名义,趁机将韩冈的党羽清洗出朝堂。
现在还有几年,甚至十几年,但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变了天。
小皇帝一天天长大,韩冈怎么可能放心得下?今天不想提,明天也得提。只要等着就行了。
不过蒲宗孟不想等。
有些事,等一下,就彻底错过了。
事不过三,亲自提出廷推之法的韩冈,绝不会允许下一次的廷推再没有结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二句出自于《九域》,想不到相公也看此杂书。”
《九域游记》虽是佚名,可有几个不知道这是他写的?韩冈淡淡瞥了蒲宗孟一眼。
这位老资格的翰林学士承旨,在玉堂中的时间差不多可以算的上是开国以来前三名,现在虽然在笑着,脸色却有些发白,有些紧张。
一张清凉伞,竟然如此挂怀?
韩冈知道若是自己把心中的想法给说出来,立刻就能成为满朝文武憎恨的对象。不是每个人都像寇准、韩琦还有他韩冈这样,进入官场不久,便被视为宰相之备,之后一路顺风顺水。绝大多数朝臣,能够拿到清凉伞的几率近乎于零。就是蒲宗孟这等已经熬老了资历,距离两府只有一步之遥的臣子,也对横拦在两府与朝臣之间的那巨大的鸿沟,望而兴叹。
“闲来无事。我不善诗文,一下就少了多少文集打发时间,总不能天天读经。”
蒲宗孟哈哈笑了两声,道:“相公说的是,读史读经是打发时间,看话本也一样是。以《九域》为肇端,才几年功夫,市井中话本之类的杂书越来越多了,还有杂剧,也多有所谓剧本在流传。”
“哦,是吗?”韩冈饶有兴致的问道。
“宗孟岂敢胡言乱语?现在就有《莺莺传》改的杂剧本子,前日在玉堂,宗孟听说乌台有人上表,说是诲淫诲盗。或许……”蒲宗孟顿了一顿,压低声线道:“或许日后的剧本就不只是诲淫诲盗了。”
不是或许,是已经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